
囤積體脂肪 中年血管易硬化
英國研究發現,年輕人的血管能適應體內增加的體脂肪,但是一旦步入中年,體脂肪長期間的囤積與增加,就會造成血管硬化,提高心臟病的風險。稍早研究也指出,中年肥胖更會提高失智的風險。
英國倫敦帝國學院臨床科學中心觀察200位民眾大動脈中血液流動速度,結果發現,年輕人血管可以很容易適應體脂肪過多造成的影響,但當步入中年後,這種適應能力會逐漸喪失,使得體脂肪不斷累積在體內,造成血管變硬,使肥胖對身體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,包括提高心臟病的風險等。
血液在較硬血管內流動速度,比在健康的血管內流動速度較快,研究者便利用核磁共振儀器,觀察血液在大動脈流動的速度,結果發現,體脂肪較多的年輕人,其血管較少硬化,但50歲以上民眾,只要體內體脂肪增加,不管男女都容易出現血管硬化現象,一般男性體脂肪率為21%,女性則為31%。
研究者澳雷根表示,「我們無法知道體脂肪造成血管變硬的原因,但是血液中的某些物質,會對血管彈性纖維造成破壞。」
他進一步補充說,「體脂肪對身體帶來的影響,端看哪種年紀而定。年輕時,血管可以很輕鬆適應過多的體脂肪;但過了50歲,囤積體脂肪就會開始對血管造成永久性傷害。」
研究也發現,要讓減肥達到最佳效果以及益處,時間點很重要,越早減肥當然越好,也能減少過多體脂肪對人體的危害。
在稍早一個「歐洲肥胖會議」上,學者曾提出中年肥胖會增加失智風險2倍,目前投入治療失智相關費用高達350億美金,約台幣1兆元。
本次研究結果刊登在《高血壓》期刊。
圖說:英國研究發現,年輕人的血管能適應體內增加的體脂肪,但是一旦步入中年,體脂肪增加會造成血管硬化,提高心臟病的風險。(Photo by Edsel L in flickr)